十七——四十三 白栗坪召开动员会 中岳山燃起冲天火

伏牛山枪声 2017-06-081admin

白栗坪召开动员会
中岳山燃起冲天火
1944年10月5日,挺进豫西的抗日先遣支队进入登封东南与临汝、禹县交界处的山区小镇白栗坪后,在这里召开了干部会议。会上,认真传达了邓小平政委的《关于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认真分析豫西的抗日形势以及周边县区的日、伪、顽兵力布局,分析了当地的乡土民情。支队首长一致认为,立足中岳的当务之急是唤起民众,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为什么要把唤起民众作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当务之急呢?因为连年征战,豫西人民经受战乱这苦,兵匪一家欺压百姓,给伏牛山区民众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可见当地老百姓对当兵的怀有较深的敌意,存有戒心。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对八路军的诬蔑宣传,造谣惑众,所以人民大众对八路军到来,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会上皮定均司令和徐子荣政委一再教育支队干部战士必须严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群众要做出文明之师的表率,以实际行动感化、教育、团结广大民众,才能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才能建立起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皮定均司令发布命令,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分成四路进行武装大宣传:第一路由郭林祥和熊心乐留在白栗坪,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打开抗日局面;第二路由三团参谋长沈甸之带领四个连的兵力,向荥阳、汜水、巩县、密县进发,沿途注意观察,扩大宣传,同时寻找当地地下党组织;第三路由副司令员方升普带领三个连向临汝、禹县、密县一带活动;皮定均司令员和徐子荣政委随三团到偃师、巩县,约定半月后大部队再到白栗坪集中。四路大军分头行动,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结合豫西地方特点和豫西人民订立了《约法五章》:第一,扫除敌伪,收复国土;第二,取缔一切敌、伪、汉奸组织;第三,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第四,彻底实行民主政治;第五,废除一切苛捐杂税,救济灾荒发展生产。
在八路军指战员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感召下,在所到之处宣传发动、践约履言的实际行动中,广大豫西民众开始对八路军子弟兵有了新的认识。四路大军在皮、徐首长的带领下,先后以巩县琉璃庙沟、茶店米何为基地,活动于巩县、荥阳、汜水、登封、临汝、密县、禹县、新郑等县,一面打击敌人,一面宣传发动,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所到之处,纪律严明,帮助群众担水、扫地,访贫问苦,解救穷人。有一次,在大峪马骆驼村,皮定均司令冒着大雨要到大峪店去,村民看皮司令衣服湿了,就拿出草帽、雨伞、蓑衣等让司令员带上挡雨,皮司令和战士们坚决不要。他诚恳地群众说:“我们天天行军打仗,借了您的雨衣,不能及时归还,这是纪律不允许的。”村民于培周见八路军战士纪律这样严明,真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啊,他感动地说:“皮司令,大峪店街南头有我一家亲戚,你们要是没空还,就放在我亲戚家吧!”这样,皮定均司令才和几位干部接过群众的雨具,冒雨踏黑向大峪店走去。
还有一次,部队连夜赶到大峪北边的一个小山村里,就地宿营。天不作美,正当疲惫不堪的指战员们准备露宿街头时,突然下起了雨。战士们没有惊动当地的老百姓,而是站在屋檐下避雨,一直到天亮。老百姓开门看见战士们有的在屋檐下躲雨,有的则被雨水淋得精湿,在秋风中发抖,竟没有一个打扰老百姓的。世上哪见过这样好的队伍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八路军是咱穷人的好队伍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传遍了伏牛山村村寨寨。朴实的山里人,一下子转变了观念,八路军与人民群众很快融成了鱼水关系,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的局面也很快打开了。
抓住这有利时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伏牛山脉站稳了脚跟后,就大张旗鼓地开展统战工作,组建地方抗日武装,打击日伪汉奸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各县党的组织和抗日政权。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斗争,先后建立起嵩山和箕山两个专署(不久合并为一个)和偃师、伊川、临汝、登封等八个抗日县政府,初步形成了以嵩山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据地。
十八
大力建立红色政权
充分开展倒地运动
在1942年至1944年两年间,伏牛山先后遭受多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又加上国民党汤恩伯的十三军,强行对农民逼粮、逼款、逼税的压榨,使伏牛山区人民求生不得,入地无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无奈,很多人只好以最低的价格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后,前去外逃,要饭求生。然而,在这灾难之时,地主和有钱人却乘机用一点点的“中央票”购回许多百姓的房屋和土地,大发灾难之财。
皮定均司令和县长党锋在伏牛山大峪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倒地运动。他们主持公道,把这一时期地主和富农从贫苦农民手中以极低价购买的土地,倒还给穷人。这为伏牛山临汝穷人办了件大好事,使伏牛山区临汝人民度过了难关,有了一条生活出路。
为使倒地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使人民群众确感到共产党就是人民自己的队伍,从而形成稳固的统一战线格局。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决定首先建立一个倒地领导机构,由抗日政府统一领导,区和行政村建立倒地委员会,自然村成立倒地小组。政府指派工作组到基层做指导,同时贴出倒地布告,制定出具体政策和规定,做好倒地工作的宣传,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对少数破坏和干扰倒地运动的坏人,坚决给予镇压。
当地倒地的政策和规定是:“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一日至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底,因灾荒所迫卖的土地、房产准予原价买回,出典的房产准予原价赎回。严格以现实流通的货币计算;地上青苗随地买回,不准毁坏;应买回、赎回的土地房产一经评定判决,价款文书当面一次交清,如进行抗拒抵赖或玩弄伎俩投机取巧者,一经查实,予以严惩。规定倒地的原则是:穷要倒富,富要倒贫,贫要相等,协商处理。”
为扩大影响,方便群众,加强对倒地运动的管理,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明确指派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简便手续,当场办公。工作人员十分认真,要求倒地群众提到啥时卖的地,几亩地,几个钱,谁是买主的问题,经登记后,通知买主带上契约到场,双方当面协商,并由当事人出面作证,倒地委员会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当即拿出意见,说妥一个,办理一个,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契约,契约当场销毁。
为使倒地运动顺利开展,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和抗日县、区政府在倒地过程中,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鼓励先进,推动中间和后进,打击少数拒不执行倒地政策的坏人。
举个例子说,大峪店区棉花窑村有个叫王双运的人,他家有4口人,8亩地,灾荒年时他又买了2亩地,按政策可倒可不倒范围。但他听到倒地运动宣传后说:“我家有8亩地,管理好点多收的粮食就够吃,人家把地卖了,以后咋生活,我不能只顾自己呀!”并当即把地倒给了卖主。
还有个叫郎瑞周的人,他是棉花窑村的一个大地主,原本就有一大片土地,闹灾荒时又买了些土地,加起来有400亩的土地。他在倒地运动中,也表示愿意把买来的土地倒给卖主。
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抓住这两个典型,进行大力表扬,这样就有力地推动了倒地运动的顺利开展。
但也有不想倒地的坏蛋。如李窑村富户杨保,原有很少的土地,闹灾荒时趁机买了200多亩。倒地运动一开始,他就西藏东躲,很不想倒地。工作人员给他做工作也不听,并硬抗死顶说:“土地兴买卖,我是拿钱买的,不是偷来的,我不倒地。”倒地委员会经过商量,决定把他买的土地强制性的全部倒回,一分钱也不给他。特别是高岭村富农何金立,他趁荒年买了很多土地,按政策应全部倒回,可他拒不倒地,还恶毒攻击抗日政府说:“他们这样只会把人搞得不能安生。”接着他又提着手枪,跑到村农会门口,对村农会主席何社破口大骂起来:“何社,有种你出来,我被你逼的无路,今天老子非打死你不可。”气焰十分嚣张。这时,正巧党锋县长检查工作到这里,见此状,立即严厉训斥了何金立,并令他马上把土地倒回,可他对县长的话根本不听。党锋县长回抗日政府后,以抗日政府的名义,下令立即把何金立的土地全部没收倒回。随后又根据何金立曾勾结反动分子策划暴动的反罪行,将他逮捕归案,并召开处决大会,依法执行。“叭”一声清脆的枪声,传遍伏牛山脉大峪山岭,结束了何金立罪恶的一生,给大峪抗日根据地又除掉了一大隐患。这一枪震慑了妄想干扰破坏倒地运动的不法分子。
枪决何金立,大长了人民群众的志气,大灭了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推动了倒地运动的开展。
这次倒地运动,共给贫苦农民倒回土地3000多亩,将一部分贫苦穷人,从极其困难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后来,这些人在交纳军粮、建立民兵组织、维护社会治安、参军参战、英勇抗日等工作中都起了很大作用。
倒地运动的历史,以及皮定均司令、党锋县长在倒地中所做的贡献,伏牛山为证,永远记在了伏牛山的史册上。
十九
彻底改编地方武装
真正扩大抗日战果
大力改编地方武装,充分扩大抗日根据地战果,是当时进行抗日和做好其他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的临汝县抗日政府,在争取地方武装的同时,还改编了“联庄社”,建立了临汝县独立团和大峪店区干队。独立团是以一个排为骨干发展壮大起来的,到1945年春,已发展到300多人。党锋任团长兼政委,副团长是陈其双,副政委是牛占元,下设三个连队。
大峪店区干队,董逢甲任队长,王天一任副队长。建立区干队是以改编自卫武装“联庄社”为基础的。
日本鬼子发动河南战役,我大峪店农民为保卫自己,利用缴获国民党溃军的武器,建立了自卫武装“联庄社”。起初,大峪店的群众和“联庄社”的成员,对临汝县抗日政府和县大队的人不理解,不接近,有时还开枪打同志们。但他们不还枪,反复讲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八路军到这里来是打日本鬼子的,不是和老百姓做对,枪口是对着鬼子的,决不会对准自己的父老兄弟。经过宣传教育,这些群众有了很大改变。临汝县抗日政府对大峪店采取了争取、团结的方针,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并把他们改编成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力量。
大峪店区干队经过改建,加强了力量,下设了四个中队:
第一中队,秦广善任中队长,他是许台一带“联庄社”的头,有30多支枪,他出身于贫农,曾干过一段保长。他的枪支、马匹是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得到的,一些实力派人物对这些枪支、马匹非常眼红,都想吞并。如焦道生手下的土匪营长南铁栓,对秦广善的那匹马几次提出要骑,他都不给。为此,两人成了冤家。黄万镒这个土匪,更是存有吞并之心,秦广善的处境非常困难。县抗日政府掌握了这一情况后,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曾派张清杰去做秦广善的工作,秦广善表示同意收编。这样,秦广善及他的枪支、人员、马匹都归八路军。至此,大峪区干队一中队成立,由王实虚任指导员,肖载天任副指导员,秦广善带领这支部队在伏牛山区进行了无数次抗击日寇的战斗。
第二中队,王天一任中队长。他为人正直,民族正义感很强,是大峪店有名气的“联庄社”的头。他的这支地方武装由于土匪首领李汉臣也曾操纵,所以争取他加入抗日队伍比较困难。为此,党锋县长和情报处长张清杰多次对他进行统战宣传,提出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并要求他归顺八路军。他同意后,人和枪支都归八路军领导。随后顺利地成立了第二中队,他被任命为区干队副队长,兼任一中队长,共同开展抗日工作。
第三中队,队长赵德修。他是中农家庭出身,曾干过保长,和恶霸地主梁须臣关系比较好,但他对日寇不满,愿意抗日。有次,日伪向他逼粮逼款,他亲自带领他的“联庄社”10多人硬顶不给,结果发生了武装冲突,他对日寇更加憎恨,经过统战工作的宣传,同意把自己的武装编入区干队,由八路军指挥。
第四中队,队长郭钊。他是地主家庭出身,国民党洛阳军校毕业学生,回乡后干起保长,搞到了30多支枪,也是当地有名气的人。党锋县长亲自与他谈话后,他愿意接受县抗日政府的领导。于是,党锋县长就把他编为区干队下属的一个中队,由他任队长,开展工作。
大峪区干队建立后,临汝县大部分地方武装都愿意接受县抗日政府的改编,进行抗日。但我们对少数勾结日伪的顽固派、汉奸走狗,如孙长海、席子猷等进行了坚决的打击,清除了许多毒瘤。直致伏牛山区临汝县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了很大加强,这是党的统战工作结果。
二十
广泛开展统战工作
化敌为友抗击日寇
1944年9月下旬的一天,党锋同志随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入了伏牛山大峪店区开展抗日工作。在那里,支队决定成立临汝县抗日政府,党锋同志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张清杰同志任县委委员。县政府下设科室:秘书科、财务科、民政科。当时,县区抗日政府建立后,他们的任务有6项,具体汝州(原临汝县)文史资料第1期,党锋的回忆中是这样讲的:
一、以实际行动密切同群众的关系。我们县区干部都住在群众家里,除向群众讲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经常帮助群众打水、扫地、干杂活,和群众相处,尊敬老人,爱护小孩,通过干部的实际行动,使广大群众相信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相信县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二、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宣传的中心内容是团结起来,抗日救国。联系大峪店地区广大群众遭受日本鬼子蹂躏的实例,宣传只有打败日本侵略者,人民才能不受凌辱,安居乐业的道理。提出“不分阶级,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坚决不做亡国奴,不当丧家犬”的口号。
三、发动群众,开展倒地运动。1942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灾情严重。地主阶级趁灾年之机,以极低的价格大量购买农民的土地。我们到大峪店后,根据农民的要求,广泛发动群众起来“倒地”。在“倒地运动”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使失去土地的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
四、动员贫苦农民子弟参军,扩大县、区武装,加强抗日力量。
五、发动群众做军鞋、运粮草、抬担架等支援前线作战。
六、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积极分子入党。
临汝县地方武装较多,认真做好统战工作,争取他们共同抗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根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的“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致抗日”的方针,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一是对于进步人士,积极做好争取工作,促使他们打出抗日旗帜;二是对于有顾虑不愿举出抗日旗帜的人,就争取他们暗中支持抗日;三是对于不愿与我们共同抗日,又不投靠日伪的人,只要他们不与我们为敌,不反对抗日,允许其保持中立;四是对于死心蹋地当汉奸,反对共产党、反对抗日的日、伪、顽武装,坚决消灭之。
根据党的统战政策及这6项任务,我们的党锋县长和张清杰情报处长便深入地方,广泛开展活动,以争取地方实力派举旗抗日。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梁筱周,第二个是李汉臣,第三个是田云,第四个是焦道生。
争取他们和我们一起抗日工作是很难的,但一部分被争取了过来,其中有保持中立的,没争取过来继续与抗日政府为敌的被我们一举歼灭。如黄万镒这个土匪,党锋县长给他写了两封信劝说他弃暗投明,起来抗日,张清杰也曾多次前去谈判让他起来抗日,但都未谈成。
他在1945年竟率部进犯我大峪抗日根据地,被我抗日队伍一举击退。
开辟大峪抗日根据地的过程是个艰难困苦的过程。争取一些地方武装,对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
党锋县长搞统战
众匪投共抗日顽
梁筱周、梁须臣、李汉臣、田云这四个人都是土匪恶霸,他们仗着枪多势众,独霸一方。
特别是二梁,先后干过地方保长、联保主任、区长,真是官匪一家,祸害一方,令大峪店一带的群众谈虎色变,不寒而栗。当时,大峪一带就留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大峪店来好惊险,
梁筱周来占西边。
东边有个席子猷,
李汉臣来占中间。
南边有个黄麻子,
众匪为祸无晴天。
可见大峪店山势险要,土匪众多,地势复杂;可见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要在这里站稳脚跟,不争取这东西南北,谈何容易;可见要争取这东西南北需要做多少工作,冒多大的风险;可见深入虎穴和这些杀人如麻的土匪恶霸交战,胆和识、智和才都得占全。是谁铤而走险,闯过这一道道险关?是谁舍生忘死,用胆量和智慧争取了众匪霸,建立了大峪抗日根据地?是我们的党锋县长,张清杰情报处长,在皮定均司令的指挥下,做了大量艰难曲折的工作,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惊险的战斗故事,唱出了一支又一支独胆斗敌的豪迈战歌。
他俩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争取梁筱周、梁须臣的时间定在了1944年农历的8月15日,战斗方案虽没有记录,但存到了他俩的心间。就这样,第一次小小的战斗开始了。
争取二梁的前奏是在1944年5月的一天,驻临汝的日寇前往大峪抗日根据地进行春季大扫荡,打到袁窑时,二梁打出日本旗出来迎接,还设一宴席,热情接待。事有凑巧,一小股国民党的部队此时正好路过村边,并放了两枪,引起了鬼了怀疑,认为二梁想要串通打他们,就发起怒来,把他们的妻子、闺女、媳妇全都进行了糟蹋,并抢走了他们的部分枪支。
为此,二梁对日寇怀恨在心,这对于争取二梁抗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这个前奏曲争取二梁谈何容易。
争取二梁的战斗虽没有用刀枪,虽没有流鲜血,可同样惊险激烈。那天早晨,党锋县长在大峪店的集上散步,脑子正思考着如何争取二梁巩固大峪抗日根据地的问题,忽然撞见马鞍驼村的熟人于培周。于是把他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内,两人谈了起来。于培周全盘托出大峪一带的基本情况和二梁的态度。当天下午,党锋带领张立志、梁济生俩人由于培周陪同,回到于的家里,一起研究争取二梁的办法。
随即,党锋县长使派于培周先到张万年家,要他找到张万年后,一起先找梁筱周试探一下二梁的态度。
因于培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知客,张万年又是梁的表兄弟,让他们先去再好不过。于培周找到张万年,说明来意后,张万年当即答应一同前去说服梁筱周抗日。第二天早起,俩人来到梁筱周的家里,利用梁筱周同日本鬼子的矛盾和仇恨,反复说明利害关系,要求他举旗抗日。他虽有顾虑,但仍表态说:“只要八路军不嫌弃我,我愿意举旗抗日。”
于培周回来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党锋县长后,党锋便与张清杰、于培周三人来到梁须臣家同二梁谈判。党锋县长首先向二梁晓以民族大义,反复说明共产党八路军是抗日救国的,人民的子弟兵决不伤害人民,决不伤害抗日的同志,希望他们和我们一道共同抗日。经过谈判,二梁愿意和八路军合作一起抗日,誓报冤仇,并当即表示保证八路军在这里站住脚,同心协力打日寇。当党锋县长、张清杰情报处长和于培周三人离开二梁时,二梁热情地送出门外,再次表示愿意合作。就这样,二梁于8月17日下午,把自己的民众武装全部交给了八路军指挥。后来,他们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侦察敌情、购买粮食、送衣送鞋等,做了大量的抗日工作。
党锋县长与张清杰情报处长闯过一道险关,争取过来一个梁筱周,紧接着他们开始进攻第二个目标,那就是要争取李汉臣。
李汉臣是个有名的大地主,在他的深宅大院里,有100多支枪日夜警卫,两只大狼狗日常瞪着血红的双眼,尖长的耳朵不断的谛听着院里院外的动静,李家豪宅的四周岗哨林立,一派森严。
一天,党锋县长独身一人深入虎穴,来到李汉臣家。李汉臣态度不冷不热,党锋县长镇定自若,略表寒喧便说来意。经过谈判,李汉臣表示:“我不能公开抗日,我要是公开了,日本鬼子一来,我家的财产就完了。要我暗地里帮你们做点抗日工作还可以。”
党锋县长离开李汉臣家后,觉得事情不很理想,因为李汉臣的态度并不明确。于是,回到政府后他就提笔给李汉臣写信,再次劝说要他投共抗日,并指出无论谁与人民为敌,都决没有好下场。李汉臣接到党锋县长的亲笔信,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决定抗日。他很快就给县抗日政府送去了一部分枪支弹药和一匹马,开始做起支援抗日工作。但他并不是公开抗日,也不公开反对八路军,保持了中立态度。即使这样也算是稳住了大峪抗日根据地的中间地盘。对开展大峪抗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做好了二梁和李汉臣的工作,下一个工作目标该是田云了,党锋县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迅速做好田云的抗日工作。
田云这个恶霸地主,住在登封送表,正好是临汝至登封的必经之路,不争取他对我们大峪抗日根据地极为不利。
临行前,党锋县长先找到部下陈其双同志,带了两个警卫员,由于培周带路,踏上了前去送表争取田云的战斗征程。一行人来到了田云的家后,田云发问:“你们来我家干什么?”
于培周答:“老田,这位是党锋县长,这次找你一来是想交个朋友,二来是商量一下共同抗日的事。”田云说:“要是这,请用茶。否则,他们一个也别想离开我的大门,我这里是好进难出。”党锋听到这里,霍地站了起来,身边的警卫也马上摸 了一下腰间的手枪。只听党锋县长威严地说道:“现在抗日的烽火已燃遍中原大地,你这里也不例外,只有和我们一起抗日,才是你的出路,否则死路一条。”于培周抢过话茬说:“老田,我知道你的为人,还是和党锋县长交个朋友吧!”田云说:“那也好。”于是,党锋县长向他讲了抗日形势和政策,讲了八路军是专门抗日的,并不伤害群众,从你这里路过时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经过谈判,田云表示:“我虽不会跟着你们干,但也不反对你们,你们的人经过我这里,保证你们安全通过。若有事需要我帮助,请尽管找。”陈其双说:“好!我们算朋友。”临行前,田云亲自把他们送出大门,频频挥手。几天后,田云就给党锋县长送去了枪支弹药,后来还帮助购买军粮,送军鞋等。但他的态度只是保持中立。
至此,大峪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局面被打开,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巩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这里终于站稳了脚跟。
二十二
情报处长张清杰
智斗顽敌入虎穴
伏牛山脉贯穿中原大地,俗称“八百里伏牛”,巍峨壮观。1944年,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来到这里,残酷的“烧、杀、掠抢”三光政策使伏牛山坠入苦难的深渊,人们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乌云快快飘去,还伏牛山一个晴朗的天。
八路军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带领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来到了伏牛山脉后,先渡过黄河,到达偃师县佛光峪,休整一天后大部队继续沿嵩山向登封、临汝方向前进。同时,他们决定再派出一支小分队往东南方向到临汝、郏县一带侦察敌人活动情况。情报处长张清杰领会皮、徐首长的意图后便向皮、徐首长建议道:“从佛光峪向东南伊川、临汝、郏县一带都是日军占领区,日、伪、顽势力较强,组织一个小分队只怕目标过大,容易暴露,还是让我一人去比较好。”皮定均司令听后认真地说:“可以,但你一人去到敌军虎穴内,那是很危险的。”张清杰执意要去,皮司令一再交待他要谨慎,见机行事。
张清杰心领会神,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只见他脱去军装,换上长衫,戴上礼帽,经乔装打扮后,一个威武的军人转眼变成了一个商人。他凭着自己的“飞毛腿”,连夜兼程向预定地点快步走去。他先来到临汝县杨楼乡下水磨村小绅士李逢年的家里,摸清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敌情动态后,和李逢年一起来到观上村大恶霸王景元家。见到王景元他先发制人,开口就说:“我是八路军皮定均司令的部下,我们从黄河以北来到这里,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我来找你的目的是想让你同我们一起打鬼子……”。王景元表面故作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就那么站着不说话。好久,才哆哆嗦嗦地说:“叫我打日本,这是件大事,等我到里间和我三弟商量后再说。”说完话便去找其三弟。李逢年心里也非常紧张,对张清杰说:“你真大胆,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敢让他抗日,他的三弟是有名的人物,是日寇委任的保安团长,在城里和鬼子们住在一起。王景元现在可能找人收拾你呢,快走吧!”此时,张清杰也意识到恐怕一时难以说服王景元,同时感到眼下情况的确很严重,决定离开观上。
两人很快离开那里后,当天晚上张清杰来到了县城警察局对面一个叫杜时的人开设的毒品大烟店。在那里张清杰对着杜时的面自我介绍说:“我是国军的一个副官,来到这里是想做点烟火生意,经老朋友李逢年兄的介绍,特来拜访。”杜时夫妇听后热情接待了他,并请他吃了饭。饭间他们不断敬酒,还一个劲地恭维着,真是喜客!贵客!饭后,不巧日伪警察局长来这里抽大烟,一见张清杰产生疑心,立即就要把张清杰带走审查。这时杜时发起怒来,指着警察局长的脸骂道:“你小子欺人太甚,这是我的朋友专程来看我,你不问原因就到我家抓人,不给我面子,要砸我的饭碗,老子同你拼了!”两个吵得不可开交。张清杰见警察局长的气焰被杜时给杀下去了,他上前一步,大声地说道:“局长不必动怒,杜兄不必为我伤了你们的和气,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就跟他去一下,把我这个上尉副官的身份弄清楚不就没事了。”但杜时的火气仍没退,杜时的老婆怕引起麻烦,在内屋床上摆好大烟灯,娇滴滴地走到警察局长跟前,拉住他的手,嘴里说道:“局长大哥有话好说,小妹陪你上床抽烟,等过了瘾再说不迟。”她边说边把警察局长拉到床上,两人躺下抽起烟来。警察局长几口大烟下肚过了瘾后,向杜时道歉道:“刚才是履行公事,老弟,谁叫我是警察局长呢?”
说后摇头晃脑地走了。警察局长走后,张清杰抓住杜时想高攀发财的心机,就和他套近乎,拉家常,并摸清了县城内日、伪、顽的情况。
晚间,张清杰休息在杜时的家里。第二天上午,杜时夫妇陪张清杰到“将台”看戏,一进剧场,就有一队日本鬼子带着日伪纠察队到剧场清查。张清杰一看势头不好,接过杜时的孩子,来到一个做生意的小推旁,又是给小孩买花生糖块,又是笑嘻嘻地逗小孩玩,才瞒过了敌人的清查。张清杰便回到杜时家里,此时杜时已得知王景元兄弟两个已抄了李逢年的家,张清杰到县城的事也报告给了日本鬼子, 鬼子下令抓捕张清杰。杜时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八路军的情报处长张清杰。他将自己获悉的事全部告诉了张清杰,张清杰听后马上换了衣服趁着夜色脱离虎口,朝着郏县的方向奔去。
在距郏县与临汝的交界处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庄焦村,那里有个很有名的土匪焦道生,有800多支枪,是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委任的河南保安第五旅长。他所辖的地盘是大峪抗日根据地的南部边缘,他多次对大峪抗日根据地进行骚扰,抢劫群众财产,民愤极大。但是,他对日本鬼子极为不满,因为日本鬼子也曾血洗过他的村庄,把他家的妇女也奸污过。日本鬼了曾对他封官许愿,多次诱降拉拢,他都未答应。
张清杰来到这里后,经过明查暗访,把焦道生的情况摸了个透,并随即回部队向皮、徐首长做了详细汇报,同时向两位首长建议对焦道生不必采取武力,可以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说服他打鬼子,在斗争中改造他,若劝说不行再打。皮定匀司令听完汇报,高兴地对张清杰说:“你先以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的名义给他去封信试探一下再说。”张清杰在部队挥笔疾书,立即派人把信件交给了焦道生。
焦道生接到信件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来到大峪是打鬼子的,不和你为敌,若同意结为朋友的话,我们很欢迎。我们对你过去多次骚扰根据地,坑害百姓,破坏抗日的行为是不能允许的。望你把抢去的东西全部送回,以后重新作人,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否则,我们就要攻打焦村,把你家的房屋全部炸平。说实话,我们很不想这样做,是否同意我们的意见,望三思。”落款,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焦道生反复看信,反复思考后,随即便给张清杰回了信,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对八路军提出的要求完全同意,并邀请张清杰来家作客,结为朋友。张清杰并不清楚焦道生是真是假,但箭在弦上只有走一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经皮定均司令同意,张清杰又给焦道生复信说:“我将于1945年农历正月15日前去与你会面。”焦道生没想到张清杰真的会来,自己只是说说而已,真的要来,他却将信将疑。表面上同意,暗中他却做好了打的准备。
农历正月15日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皮定均司令在作战室内,经过反复思考,同意了张清杰的再次深入虎穴的要求,并一再叮嘱,这次不比上次,一定要格外小心。张清杰要动身,支队和抗日县政府的同志们都为他担心。认为焦道生是杀人不眨眼、出尔反尔的老土匪,此去恐怕凶多吉少,还是带些枪支,一有情况就消灭他为好。张清杰对同志们坦然地说:“不要这样,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要说话算话,人家是邀请我作客的,还是我一人前去为好。”此时,他为了党的统战工作,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一人前去焦村。
为了“迎接”张清杰的到来,焦道生早就命令提前在暗中埋伏好人马,各就各位,子弹上膛准备战斗。表面上他带着自己的毕金生副司令、吴光德团长、杨森等40多人出门“迎接”并“作陪”,院内匪兵他荷枪实弹地夹道“欢迎”。但见张清杰只身一人时,焦道生马上去掉了疑虑,紧张气氛顿时消失。午饭,焦道生设宴招待,张清杰深表谢意,在席宴上他宣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代表皮定均司令、徐子荣政委,欢迎他们一同参加抗日,为中华民族和临汝人民的解放立新功。张清杰的言语使焦道生及部下深受感动,当即都表示愿意一道抗日。以此张清杰和焦道生互相来往,互相支援,互相传递抗日情报,焦道生的院内也不时听到张清杰的军事训练声,焦村成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情报人员下山活动的落脚点。焦道生反守焦村,对日伪汉奸黄万镒是个孤立,对日本鬼子进攻大峪抗日根据地是个遏制。张清杰独身一人深入虎穴,结交焦道生使党的统战之花在伏牛山区结下了团结抗日的胜利之果。
二十三
根据地不断扩大
日伪顽惊恐万分
经过大量的统战工作,经过全体抗日军民的共同努力,根据地得到了真正的壮大,抗日的烽火烧得日、伪军焦头烂额,使日、伪军惊恐万分。汝州文史资料第三辑真实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历史:
1944年11月中旬,皮定均司令员和支队所属35团团长王诚汉及欧阳景荣、党锋等领导同志,在大峪店北面的棉花窑村郎占选家开会,筹备建立临汝县抗日政府事宜,并起草书写抗日县政府布告。接着在大峪店召开群众大会和地方绅士、保长会议,宣布临汝县抗日政府和大峪店区抗日政府成立。党锋任抗日政府县长,董逢甲任大峪店区区长,县、区政府设在大峪店。县、区抗日政府成立后,迅速在全县掀起新的抗日热潮,政府发布了“临汝县抗日政府施政纲领”和“临汝县抗日政府训令”;宣传抗日县、区政府成立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发动群众不向日本鬼子和伪军兑粮、兑款、出人、出物;建立村抗日政权;组建县、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群众组织,如妇女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等,发动群众捐献鞋袜、布匹支援部队。县政府还协助支队在路泉村建立起一个拥有25间房屋、20余人组成的“八路军路泉战地医院”。在敖子坪村建立了保证军需的“八路军供给处”,设立缝纫、修理、染坊3个作业组,为部队制作被服、修理机械。1945年4月,在大峪西北、登封县西南部的边远地带又开辟了一个新区,建立了临汝县抗日第二区政府。区政府设在登封县送表附近和沟村,由李青韶为区长,邵先礼、张维典为副区长,管辖东西60华里。从此,在大峪店周围形成了一块拥有156平方公里面积、1万余人口的汝州抗日根据地。
汝州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别是临汝县政府的建立,使大峪店构成了对登封、禹县、汝州周围地区的日寇、汉奸和土匪的强大威胁,自然也成了日、伪、顽进攻的主要目标。在斗争中,大峪店抗日根据地成了抗击日寇侵略的坚强堡垒。它领导根据地广大军民,对日寇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围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汝州抗日根据地从1945年3月到5月,还曾是豫西抗日根据地和河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45年2月,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司令部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等领导同志,从延安来到豫西敌后,在登封县白栗坪与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会师,传达了中央《关于建立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河南人民抗日军的决定》,并宣布将皮、徐领导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改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兼第一军分区,建立第一专署,由徐子荣任地委书记、第一支队和第一军分区政委,皮定均任第一支队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范惠任第一专署专员。因为大峪店抗日根据地建立较早,基础较好,而且山大林深,便于活动。1945年3月,王树声、戴季英等同志到大峪店驻扎,在这里指挥着皮定均、徐子荣、韩钧、刘聚奎、陈先瑞、张才千等领导的六个支队的抗日斗争。
汝州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日寇恐慌万状,不断地向根据地发动“扫荡”。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一面战斗,一面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建立县、区抗日政权之后,迅速建立抗日武装。1945年农历正月底,抗日县政府建立了独立团,由县委书记兼县长的党锋任团长兼政委。同时,又建立大峪区干队,区长董逢甲兼队长,下设四个中队。抗日武装建立后,他们与皮、徐主力紧密配合,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反“扫荡”、反“围攻”斗争。仅一年时间里就和日本人作战三次。最鼓舞人心的要算1945年2月的一场战斗。日寇组织数千人扫荡豫西根据地,从登封出发向南,路经大峪店,临汝县、区抗日武装和民兵分别埋伏在大峪店以南的孟窑山上。当时日军一个5人小队,在山上担任区警戒,大部队已过,我军避其主力军,包围了这个小队。战斗一开始就击毙了三个日本兵,经过肉搏战又活捉了2名,缴获了他们的全部武器,大长抗日军民的志气。
抗日武装大多数时间是和汉奸武装作战的。禹县日、伪县长兼维持会长、自卫团团长席子猷,登封县长、顽匪杨香亭以及临汝自称保安团团长黄万镒,经常骚扰抗日根据地,抗日武装就把他们作为打击的重点,席子猷最猖狂。抗日主力部队先进入禹县境内,利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拔掉了席匪的几个据点,把敌人围在上、下官寺据点之内,然后与抗日独立团、区干队、民兵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堵住了敌人增援部队。经过6天的围攻,终于打下了上、下官寺,俘敌100多人,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席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又一次,杨香亭以一个团的兵力侵犯大峪店,党锋带领区干队和民兵与新从泰山调来的主力部队一个连,向敌人进攻反击,夺回了乱石爬村,攻下了小红寨山,击毙顽匪孙长海,俘敌400余人,缴获步枪100多支,机枪1挺。当杨香亭撤到登封境一条山沟时,又遇上了抗日主力部队,当即将其包围起来,打得他们落花流水。黄万镒这个不知死活的土匪自以为了不起,一次他带300多人进攻根据地,还没接近大峪,就被我伏军打得四零五散。这次还把配合黄万镒行动的叛匪梁筱周、梁须臣部一举消灭,使二梁只身逃到敌占区,从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二十四
皮定均指挥若定
日伪军胆颤心惊
1976年7月6日是朱德总司令逝世的日子,也是皮定均司令不幸殉职的悲痛日子。11日那天,我提前早早地做好了准备,时间一到我便和我们8341部队的战友们以及朱总司令的司机曹登国等战友一起前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朱总司令的追悼会,路上曹登国战友告诉我说:“丙需同志,今天这个追悼大会,在你们家乡英勇抗日的皮定均司令本应参加的,可他来不成了。李德生司令员有可能成为毛泽东主席的接班人。李德生受毛主席的指示,要准备解放台湾,于是在福州搞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军事演习。皮定均司令员在军事演习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李德生司令员把这一悲痛的消息报告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心情非常沉重,亲笔批示‘不幸殉职’。”对于两位司令的不幸逝世,我悲痛万分,泪流满面。想起两位司令过去英勇战斗的一生,我更加起敬。
后来得知,在家当农民的皮定均司令的警卫排长郭太同志,听说皮定均司令不幸殉职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想起皮司令光明磊落的一生,想起他和皮司令共患难的日子,想起皮司令对他的关怀、爱护,他不顾家里的经济困难,决定前去福州看望皮司令的灵柩,参加老首长的葬礼。等他从汝州坐火车赶到福州时,皮司令的遗体两个星期前就火化了。他见到皮司令的灵柩,忍不住痛哭失声,皮司令的妻子史福云见他如此深情也感慨不已。郭太安慰了史福云后,就加入了皮司令的治丧委员会,帮助处理了皮司令的后事。11天后他返回汝州时,治丧委员会的同志们给他买了车票,又给他1000元路费,史福云也送他一皮大衣。大衣他收下作纪念,钱他一再推辞只好收了300元,就乘火车回到了汝州市小屯镇河张村老家。
郭太同志认识皮定均司令是他早在17岁时,由皮司令的文书同村的李财同志介绍认识的。
那天,皮司令穿着一件灰大衣,同一般农民一样,带着他的妻子史福云来到了他家。他们都很随和地同他谈了话,末了皮司令说:“小同志,跟我当个通讯员吧,替你父母报仇!”
从此,他就跟皮司令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生活中皮司令很关心他,经常让秘书王昆堂给他买铅笔和笔记本,并亲自教他读书识字。
工作上当时因为情况复杂,他们要和鬼子、国民党、地方土匪几面作战,皮司令就经常带着他和范文星警卫员躲在麦地里睡觉。野外很冷时,皮司令就用他那件灰大衣裹着郭太一起睡。
他跟随皮司令一年后的一天夜里,郭太和范文星一起护卫皮司令赶回驻地。在冢头街向南走时,忽然看见两个身穿黑大衣的人,挡住去路。并用手电筒照住皮司令。郭太一个箭步蹿上去挡在前面,大声喝问:“干什么?”有个人急忙跑掉,另一个想掏手枪,只见郭太立即上前用手枪抵住那人的下巴,那人吓得浑身发抖,他重重地打了那人两耳光,缴了他的手枪。经审问,原来这人是国民党潜伏特务,任务就是在冢头一带联系地方武装,计划搞反共活动。
还有一次,皮定均司令、罗德山副司令带着郭太、范红星等一行5人从冢头到王摞村去。
郭太每次遇到险情总是抢在前面,这次他们经过一个大沟时,郭太看地形复杂,就又抢先在前。刚下到沟里时,沟里突然出现六七个人,郭太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用冲锋枪向那几个人顶上乱打一阵,那几个人吓得屁滚尿流,惊恐万状地逃跑了。回驻地后,皮、罗两位首长表扬了他,并撤去了范红星的职,由郭太正式担任皮司令的警卫员。
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郭太进步很快。在冢头工作一段时间后,皮司令在抗日先遣支队联络部转到巩县小黄叶村。在那里,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期间皮、罗及罗妻朱依蓉多次找郭太谈话,想让郭太下连队锻炼,先担任警卫排排长。郭太哭了,他感到跟皮司令时间长了,有感情,不想离开,但最后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去了,他下连队干了一个月后就升了连长。
再后来部队进行了休整,这时汤恩伯的部队在襄县、郏县一带胡作非为,打死当地农会主席并杀死农会骨干几十人,民愤极大,同时影响了党的农村工作,上级决定让皮司令的部队前去围剿汤部。汤部一触即溃,郏县岩明寺一战就俘虏汤部127人,击毙200余人,重重打击了其嚣张气焰,但其余部流窜到大峪、巩县一带,与刘茂恩(国民党河南省主席)部汇合,沆瀣一气,继续为非作歹。我军在巩县回郭镇汇合我豫西保安大队,同刘茂恩、汤恩伯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把敌人打得狼狈逃窜。敌军两部余孽六七百人合成一股,在团长马林山的带领下,仓惶逃到登封白栗坪,牢牢关上寨门,龟缩在寨内,困兽犹斗,妄图凭借坚固的堡垒,作最后的垂死挣扎。为了使这股国民党的反动部队不再继续坑害百姓,我军决定将其全部歼灭。白栗坪三天后被我军重重包围,经过一场激战,伏牛山脉白栗坪战斗胜利结束,我军全歼了马林山部600余人。
在那段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皮定均司令带着他那支部队总是像一把尖刀直刺敌人的心脏,给日本鬼子以沉重的打击。我们的皮定均司令总是时时处处一马当先,深受群众的欢迎,军民鱼水,情意深深。
1944年农历8月13日那天,我们的皮定均司令带着他的尖刀部队,从伏牛山脉的登封至临汝交界处的界牌坡上,同日军作战后,胜利撤出战斗,来到大峪店的马鞍驼村。部队第一次途经这里,不知底细的群众认为又是土匪部队,提前都跑光了。村里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人没来得及跑脱,他见到部队时也有点害怕。这时,有几个战士走到他的跟前,亲切地说:“老乡,不要怕,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来打日本鬼子的,决不伤害你们。”接着,又来了两个人,走上前去拍着他的肩膀,很随和地说道:“老乡,我们今天是借借咱们的路,过去打鬼子的,想请你把老乡们找回来,给我们做顿饭吃,吃过饭我们付钱就走。”
这名老人叫于培周,是马鞍驼村人。于培周望着这支穿戴朴实,说话和气的部队,觉得根本不像土匪部队,但他们肯定是很饿了。于是,他大着胆子答应了部队的要求,跑到山上,叫回乡亲们做起饭来。
吃饭的时候,正巧那俩人带几个战士在他家里吃饭,吃饭时同他谈了许多家常话。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部队的战士们在雨中淋的浑身都是水,但没一人进老乡屋里躲雨。有个战士急急忙忙来到他的家里,向正在吃饭的人敬了个军礼后说:“报告皮司令,饭钱已付,部队集合完毕,请指示。”那人回礼道:“马上出发。”
当于培周得知站在他面前的其中一位便是抗日战将皮定均司令,另一位是为民办事的党锋县长,并望着马上就要出征战敌的部队,他两眼热泪直往下流。他走上前去,握着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的手激动地说道:“好队伍,好队伍,我见了那么多部队,可都没你们好呀!”
说着走进屋里,拿出雨具,让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及战士们用。皮定均司令向于培周解释道:“我们不能用。”但于培周坚决让部队用,并想了送还的办法,部队才收下了雨具。
临走时党锋县长又问起路来,于培周心想这里到大峪店地形复杂,山路上有那么多土匪,部队山路又不熟,的确是很难通过,便决意亲自前去带路。皮定均司令、党锋县长对他的义举深表感谢。
皮定均司令由于培周带路领着部队走了一段路后,在一个小山头果然见到很多土匪,于培周立即向皮定均司令建议让部队先隐蔽起来,让他查明情况后再说。同时,皮定均司令也派出一个小分队进行侦察。经察得知,山头上的土匪正是大峪店区的大土匪李汉臣,他听说这里要路过八路军,就提前调兵埋伏在这里,准备一举消灭八路军。
这里山高路险,又有土匪把守,看来部队是难以通过了。于培周望着整装待发的抗日部队,望着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县长脸上着急的汗水,经过思考向皮定均司令提出:“这里地形复杂,硬打定要吃亏,让我上去,向他们讲明你们是人民的军队,是打击日本鬼子的,又不伤害他们,只从这里过一下,讲明道理,他们或许会让条路。”皮定均司令、党锋县长听后表示同意,于培周就攀上山头,同敌对起话来:“先别打枪,我是马鞍驼的于培周,请相信我的话,这是一支抗日的部队,是解救穷人的部队,今天是借路过去打日本鬼子的,请让条路。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有种就打鬼子。”山上的土匪们听到他的话后,都把武器放下了,但还是没撤兵让路。皮定均司令决定派情报处长张清杰上山同土匪进行谈判,仍由于培周带路。
张清杰手无寸铁,从容镇静,攀上山来。李汉臣居中危坐,周围由持刀枪的护兵护围。张清杰威严而又认真与他讲明统战的政策和抗日的任务及与八路军对抗的下场。于培周善言说和,也不时从中调解。李汉臣终被说服,让出一条路来,部队终于顺利通过,免去了一场战斗。
皮定均司令带领部队一路冲杀奔波,直达大峪山岭,他要在大峪山区建立一个豫西抗日根据地,设下千军万马,埋葬日寇顽敌。他肩上的担子是那样繁重而艰巨,他脚下的路程是那样严峻而惊险。部队到达了目的地后,威严地站在伏牛山脉大峪山岭上,热情地向即将返回的带路人于培周频频招手。
隔天早起,皮定均司令同党锋县长和张清杰一起在大峪店集市处散步,边走边研究工作。
忽然看到于培周老人前来赶集,他走上前去,握住于培周的双手,亲切地说:“老于,前天你可真为部队帮了个大忙,我们永远忘不了你。走,到屋里坐坐。”
皮定均司令和党锋、张清杰、欧阳景荣,还有孔祥贞和孟颜一起热情接待了于培周,告诉他部队要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打日本鬼子。并邀请他当部队的编外参谋,于培周听后十分高兴地说:“那很好,我们老百姓早盼有这一天。”
皮定均司令在听了于培周对大峪区的情况介绍后,让他协同部队留下开展统战工作的党锋、张清杰、张立志、梁济生,做点争取梁筱周、李汉臣、田云的工作。于培周非常高兴,乐意去干,后来干的也很出色。1944年12月,在他家里成立了临汝县抗日政府,党锋任县长,他任抗日救国会主任,协同我们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投入了抗日救国活动,并先后参与组织了孟窑伏击战,打败了席子猷,击退了黄万镒的多次进攻,为党的抗日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谈话结束,皮定均司令员让他们先做争取梁筱周的工作,而他自己带领他的部队开始进行新的战斗了……
皮定均司令在伏牛山区大峪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寇,英雄战斗的故事,像电影镜头那样,至此一幕幕被打开。
二十五
声东击西捣老巢
八里埋伏破日顽
1945年1月中旬,正是中岳山区滴水成冰的季节,而寒冬并没有影响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发动群众,开展倒地运动和部队大练兵,准备对付日军冬季大扫荡,大峪根据地一片繁忙景象。军民共同苦练杀敌本领,练兵场上喊杀声此起彼伏,声震山谷。
自从1月7日豫西日军纠集郑州荥阳、汜水、巩县、登封、临汝等县的日本鬼子3000余人,加上各县伪军4000余人,共7000余人向我临、登地区进行大扫荡。1月16日,敌人首先在东路展开进攻。1月17日,3000多日、伪军在登封东南的桐楼东白栗坪、西白栗坪进行合击,形成一个包围圈,妄图一举消灭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主力。
皮定均司令和徐子荣政委连夜带领大部队向东南疾进,跳出敌人包围圈,只留一小部分部队牵制敌人。战斗打响后,我军充分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和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山枪响,西山炮鸣,忽左忽右,挑逗出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我军究竟有多少伏兵。日军往往在一个山头前摆开阵势,先是炮火准备,接着发动进攻,等敌人折腾的差不多了,我军早已撤到另一个山头上了。等日军小心翼翼攻上山顶时,却连一个八路军的影子也找不到。我神勇的八路军战士和当地民兵,采取和敌人捉迷藏的战术,凭借有利地形,且打且退,伺机从侧翼或背后袭击敌军。
1月18日大批日、伪军合击大峪袁窑、棉花窑再次扑空。这次冬季大扫荡日、伪军除留下上百具尸体外,没捞到任何好处,只好灰溜溜缩回老巢。
同月20日,登封日、伪县长杨香亭不甘心失败,急于邀功请赏,又纠集了2000多名日、伪军气势汹汹地向大峪抗日根据地扑来。杨香亭亲自率领一路日、伪军1000多人从西路经唐家岭向大峪店推进;另一路日、伪军由顽匪孙长海带领从东路向乱石爬、班庄一带进攻。两路日、伪军尽是熟悉地形的山区顽匪。土匪司令孙长海就是一个凶残成性、杀人如麻的顽匪头目。他自恃对南山一带地形熟悉,率匪兵漫山遍野扑了过来。带领西路日、伪军的登封县长杨香亭是个认贼作父、顽固不化的铁杆汉奸。他趁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刚刚结束反扫荡战役,喘息未定之际突然袭击,妄想在我根据地捞一个以便在他的日寇主子面前摇尾乞讨的便宜。于是,他想在日寇冬季大扫荡的一波未平之际,来一个回马枪,建一次奇功。
面对猖狂而来且经常骚扰我根据地的杨香亭匪部,我八路军广大指战员早已对其恨之入骨,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头痛击。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马鞍驼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作战方案。身经百战的皮定均司令全面分析敌情后,制定了声东击西、迂回埋伏的战斗方案。
当时,由于大部队转移到外线,根据地只有三个整编连的主力,加上区干队不过只有700多人。面对三倍于我的敌军,皮司令果断决定由一个连配合一、二区干队狙击东路孙长海部;另一个连配合三、四区干队狙击西路杨香亭部;由一个加强连从北面直扑登封大冶杨香亭老巢。皮司令一再告诫参战部队两路狙击战只是虚张声势,只准伺机歼敌,诱敌深入,拖敌奔命。待偷袭杨香亭老巢的枪声一响,自感倾巢出动内部空虚的杨匪必然回兵增援,到那时我部援军一部分将从密县赶来,三支部队迅速在登封瓜庵寨埋伏,力争全歼杨匪部队。
皮司令真是神机妙算,杨香亭果然在我军的“指挥”下一路奔来。1月25日,当东路日、伪军在孙长海指挥下,刚接近乱石爬时,早已严阵以待的我军将士迎头一顿痛击,打得敌人抱头鼠窜逃命去了。待敌人重整队伍反攻上来时,我军早已撤离阵地,从班庄向北撤退。
待孙长海带人扑向班庄,我军又折向西北。是役,孙长海损兵折将,而我军无一伤亡。在西路战线,杨香亭率部刚进唐家岭,我军就用迫击炮猛轰敌群,把敌人压制在一个小山脚下,敌人死伤一片,剩下的小股日、伪军龟缩在这里不敢露头,等待着死神的来临。此时,我另一路神军,从大峪出发,经猫岭过白栗坪,神不知,鬼不觉地直奔杨香亭老巢登封大冶镇,于次日发起攻击,内部空虚的大冶守军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为避免伤亡,我军用迫击炮进行轰击,司令员吹响冲锋号进行佯攻,这种围点打援的战术果然奏效。进攻失利的杨香亭听说后门失火,老巢被围,急令孙长海调兵回防,两路败兵合成一股,仓皇北去,取道瓜庵寨回去奔丧。
我军从密县回援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早已在瓜庵寨设下重兵,待杨匪率部进入伏击圈后,埋伏在两边山头和沟侧的我军突然开火,而从后面追来的两路人马也已断了退路,从大冶撤下来的围攻部队,又迎头痛击,杨香亭匪军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这一仗,彻底击溃了杨香亭伪顽敌军,全歼匪军孙长海部,俘400多人,缴获机枪数挺和大量枪支弹药。除杨香亭带少数护兵逃跑外,大获全胜,日、伪军团长孙长海头部饮弹,一命呜呼。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全歼孙长海部,大长了根据地军民的志气,使根据地北部敌人的威胁得到了消除,使根据地的发展更加稳固。
二十六
挥戈直指上官寺
一举击溃席子猷
在我军民击溃登封日、伪县长杨香亭,击毙日、伪团长孙长海,彻底粉碎日、伪军冬季大扫荡之后,1945年4月5日,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皮徐首长带领下,挥戈东进,向屡次进犯我大峪抗日根据地的禹县席子猷日、伪军发起攻击。
禹县日、伪顽匪席子猷原为国民党县保安旅长,日寇入侵禹县后,席子猷叛国投敌,被日军委任为禹县反共自卫团司令。席犯认贼作父,为虎作伥,配合驻禹县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骚扰,烧杀掠抢,无恶不做。根据地群众深受其害,是我豫西抗日根据地东侧的一大隐患。
我军在皮、徐首长指挥下,重创杨香亭,击毙孙长海,扫清了北部隐患后,决定兵不歇刃,挥师东进,力图一举消灭席子猷匪部。4月5日,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集中优势兵力,挥师东进。临汝县抗日武装区干队和民兵组织担架队随主力参战,王树声将军亲自拟定作战方案,攻打席匪的战斗正式打响。战斗初期,我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主力与禹县席子猷匪部激战六日,连克上官寺、下官寺等十余村寨,特别是上官寺一战中,顽匪席子猷据险顽抗,战斗异常猛烈。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先用迫击炮猛轰上官寺南寨门,北部围城将士架设云梯,强行攻击,战斗十分激烈,4月9日中午,一举拿下席匪经营多年的上官寺据点。
此次战斗,重创席子猷精锐部队,毙敌100余人,俘敌70余人,缴获枪支百余支,机枪两挺,迫击炮两门,炮弹百余发。席子猷率残部向禹县逃窜,这一仗除去了我大峪抗日根据地禹县东部的山林地带一大隐患,取得了以较小代价重创席匪的更大胜利。
二十七
国共合作留佳话
统一战线开红花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一部悲壮惨烈的近代史诗,血与火的战争雷电曾经演译出多少惊天动地的战斗篇章。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老冤家、死对头,在水火不相容的状态下曾经两次联手共赴国难。这是我党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硕果。这是我党制定的“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战略决策的伟大胜利。国共联手,千里护送美国飞行员的光辉战例,就是开在伏牛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一朵鲜艳花朵。
1944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胜利的关键时刻,为帮助东线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西方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同时选派军事顾问和空军支援我国。当时美国派出了王牌空军第14航空队,飞临中国,他们在西南国统区机场起飞,长途奔袭,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远程轰炸,给日本侵略军造成制空压力。美国第14航空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中堡垒式战略轰炸机,经常从四川成都频频起飞,作战航程长达数千公里,对急待西进的日本军队进行骚扰式轰炸。
1944年5月初,美国第14航空队数架空中堡垒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从四川起飞,对驻郑州日本进行轰炸。5月10日清晨,尚未挨过空袭,一贯骄横霸道的驻郑州日军毫无防备,突然6架神鹰出现在郑州上空,驻守日军还以为是本国飞机,有的日本人还挥着膏药旗向飞机欢呼。然而一阵阵刺耳的炸弹冲破气层的尖叫声让日本人目瞪口呆。随着一阵阵山崩地裂的爆炸声,这些“日本天皇勇士”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重磅炸得血肉横飞,哭爹叫娘。
此次轰炸击中了日本兵营的弹药库,连环的爆炸声使进入中国从未遇到空中打击的小日本鬼子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轰炸在继续,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和日本鬼子鬼哭狼嚎的惨叫声汇成一曲血与火的交响曲。
就在轰炸任务接近尾声的时候,回过神来的日本人用防空炮火才开始实施反击。也许是没有遇到抵抗而放松警惕的缘故,一架空中堡垒式战斗轰炸机不幸被日军炮火击中,驾驶这架空中堡垒轰炸机的是美国第14航空队的密斯特·毛磁几中尉,这位技术娴熟的王牌飞行员,在飞机机翼中弹的情况下,驾机迅速撤出战区,向返航方向艰难的飞去。密斯特·毛磁几沉着熟练地驾驶着受伤的飞机,艰难地向郑州西南方向飞行了60多公里,在中岳山东麓的丘陵小山包中,密斯特·毛磁几靠着大智大勇,奇迹般的将飞机降落在马峪川的一片空地上。
机上7人除译电员阿尔柯夫、掷弹员乃门诺夫受皮肉擦伤的轻伤外,其余人均安然无恙。
飞机迫降后,当地农民将飞行员等7人救下,送到登封县政府。登封县刘县长热情款待了这些美国友军飞行员,并致电国民党河南守军副司令汤恩伯,请求指示。汤恩伯在河南人的心目中是个逃跑将军,日本5万人进攻河南时,王鼎文、汤恩伯带着40万国民党守军望风而逃,不战自溃。特别是汤部13军,四散逃命,溃不成军,老百姓掂张锄头就能缴13军的机枪。
汤恩伯虽是个临阵脱逃的败军之将,但接到登封县长的电文后